飞行员遇上UFO 录音“雪藏”17年首次发声
来源:网络 2009-06-18 21:30:35

曾经有预谋地跟踪民航飞机?1991年3月18日18时15分左右,上海市西北方向上空,出现了一个,当时,不仅上海有不少人目击到,而且在无锡也有人目击到此
不明飞行物。时间与上海目击基本相同。但是,地面上的资料不够直观,如果有“天地对话”的记录则更有说服力。
昨天,“重大UFO事件学术讨论会”在上海举行,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首次披露了中国2次重大UFO事件的半定量和定量分析报告。记者昨日在学术讨论会现场,就听到首次“面世”的完整“声音记录”。
跟飞机“赛跑”
1991年3月18日傍晚18时12分至26分,上海飞往济南的3556航班飞机起飞后,空遇火球状的不明飞行物(UFO),这个火球随后变成一溜火球,接着变成黑色鱼状拉烟,后来再变成上圆下长两个黑色UFO,最后合二为一成为一个圆形的UFO。这个UFO飞行方向、速度和飞行高度不断变化,与3556航班飞机时远时近,令3556航班飞机不得不多次改变航向,以避免碰撞。
记者在会议现场了解到,当时,在上海有不少地面的目击者,并拍下录像。几乎是相同时间段,在空中飞行的飞机也用“声音”记录下了这个片断。记者整理后了解到,当时,机场塔台首先发现有橙色发光体,但雷达发现不出来。于是,调度员与3556航班飞行员进行了对话。
“雪藏”17年声音全面出现
记者听见飞行员当时和地面最后的总结描述是:“刚才正常起飞之后,大约七海里左右,然后我航向在280度,发现前方有一个不明飞行物,然后长度三到五米,好像一团火,通红通红的,后来往东北飞,那么我就往左摇了一下,它离我越来越远,飞得比较快,后边又折头。我到二十几海里DME时候,它又从北折头往东南边六航向变成一航向,往南飞,高度降低,我就往西躲一下,往左躲一下,后来它就是又反手往北飞,飞着飞着由红变成一溜黑的了,变成黑体以后,下降高度,最后又上升分离,下边一个长方形的,上边一个圆球,两个黑的再往东北飞,平飞了一段时以后呢,又折向西北,再爬高……”
据悉,经过多方协调,这段10多分钟的塔台与客机录音才得以“面世”。但是,它一方面给UFO观测提供了更加全面的资料,另一方面,也给普通人了解增添了神秘。
“外星人来地球 还需要亲自开飞碟吗”
越说不清楚的东西,越让人好奇。事实上,中国确有不少目击UFO的记载和传闻。昨天,“重大UFO事件学术讨论会”在上海举行,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利用排除法等各种认知的方法,得出结论,出现的这些“特殊飞行器”有可能是外星飞行器,而驾驶者不再是外星人,很可能是高智能机器人。
研究UFO已达“定量”水平
尽管对于UFO的研究已经过去了60年,但是仍然处于“初级阶段”,原因主要还是UFO实在太难得一见。
王思潮告诉记者,研究UFO就像福尔摩斯探案一样需要一个UFO的观测事实,“侦探”们才能对它进行分析。所以,昨天探讨的事件,都有大量观测资料做基础。
尽管对于UFO的研究已经过去了60年,但是仍然处于“初级阶段”,原因主要还是UFO实在太难得一见。王思潮说,目前我国对于UFO的研究主要已经达到可以“定性半定量”的分析。过去,“来了一个现象,估计一下什么情况,判断一下是不是,就过去了。这样定性的判断按照现在科学来讲是不够的,一定要有定量的分析。”
不必亲自驾船
“实际上,他们的科技水平有可能高于人类。其差距,如同人类今天与山顶洞人。”
昨天,1987年8月27日螺旋状UFO事件和1991年3月18日UFO事件成为重点探讨的科学话题,无论是正方还是反方,UFO爱好者们认为,这两起UFO事件比较靠谱并有分析探讨意义。其中,尤以1991年3月18日UFO事件为焦点。
在我国上海也多次发生飞行员与空中相遇事件,这两起,就是典型代表。王思潮认为,根据研究,这两起UFO事件,基本已排除正常和特殊飞行器及自然现象等可能性,外星飞行器的可能性则比较大。
王思潮说,有学者认为外星的智慧生命离地球太远,他们来不了。“这是人类现有的科技水平,实际上,他们的科技水平有可能高于人类。其差距,如同人类今天与山顶洞人。”
他说,对于UFO的讨论,部分人认为外星生命亲自驾驶飞船“光临”,其实不然:“他们根本用不着自己驾驶,可派高智能机器人驾驶外星飞行器来地球。”
三个专家同台辩论
的奇异特性,很难用目前的科学理论解释完整清楚。它有可能是我们还未掌握的自然现象。
对于两起UFO事件,现场有三个专家参与了激烈的辩论,其中,来自南京的王思潮坚信是UFO。上海UFO研究中心的专家吴嘉禄也觉得UFO就是独特的自然现象,既不是飞机也不是外星人的飞船。
中国科学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认为,就“3月18日UFO事件”,根据被披露的当时上海虹桥机场塔台与3556航班飞行员的对话录音可以发现,该不仅可以避开雷达的探测,还可以静悬在离机场不远的半空中长达7分钟之久,在地面也没有听到声音。这些“超能力”都不是人类飞行器可以具备的。
听到这里,吴嘉禄坐不住了,他跨上了讲台,对发生在上海的UFO事件提出不同的看法,他的观点是,UFO的奇异特性,很难用目前的科学理论解释完整清楚。但没有证据可以证明,这是从外星来或是由外星操控。它有可能是我们还未掌握的自然现象所造成的不明飞行现象。
UFO之最
最大UFO:上百万人看到
时间:1981年7月24日
1995年7月26日
王思潮介绍,1971年以后,我国上空出现了19次UFO,1981年7月24日22时33分至52分出现的螺旋状UFO和1995年7月26日22时 0分至25分出现的扇状UFO,我国十多个省市的目击者有上百万,其中就有中国科学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好几位天文工作者。
UFO辩论
[正方]:UFO一直存在
王思潮作为我国最早研究UFO的天文学家,他一直认为UFO是存在的。他坦言人们现在对于UFO确有争议,有三方面原因:一是研究比较难, UFO经常突然出现,而且十几分钟就消失,人们“守株待兔”的能力有限,拿不出来足够说服人的证据。第二个原因是UFO的研究队伍鱼龙混杂,有些研究者知识不够,没有经过调查就发布消息,给人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。最后一个原因,人类对于事物认知是有一个过程的,比如古时候,人们不相信天上会掉石头,随着科学的发展,现在陨石是大家共识的东西。
[反方]:是视觉假象
江苏省农科院绿保所所长王长军不相信UFO的存在,因为不明飞行物现在太多了,可能是飞机的碎片,也有可能是星星,或者是人们的幻觉。而存在可能性不大,他们不可能到地球上来,因为宇宙间的温度和地球相差太大,外星人要到达地球很困难。
一位北京网友说:UFO可能就是小题大作,可能是一只萤火虫而已,纯属恶搞。
还有一位网友认为,被发现的很多不明飞行物其实可能是光学错觉造成的视觉假象,或者是我们人类自己的航天器在特定条件下经过光线反射形成的。(金陵晚报)
直击UFO14分钟录音
1991年3月18日
18:12
发光体在飞机的背后,飞行员接到提醒,并没有发现什么奇怪现象。
18:13
飞行员呼叫:“现在在我前方有一个判断不太清楚的物体。火球似的,往北飞。”
18:15
发光体加速飞行,飞行员:“有一溜火球,现在隐隐约约能够看到,大约长度有个五六米那个样。拉了一溜往前跑,跑得挺快。”
先是悬空静止的“等待”,然后又用“超音速”的速度迅速超过飞机,这个发光体的飞行能力令很多人吃惊。从地面调度传来的声音是:它比飞机速度快多了。
18:17
3556航班飞到江苏昆山上空,飞行员又观测到了:“那个物体刚才是红的,像火球一样,现在又变成黑色的。”“3556,你看它会不会是太阳反光?”“不是的,绝对是个东西在飞。”
18:18
飞机临近苏州上空,在外围跟踪飞行的不明发光体突然改变方向,直接飞向航班飞机。速度比之前要慢,航班只能改变方向,向西躲避飞行。
18:19
“它还在我的右前方,速度比较慢,没有刚才往北飞的时候快。”渐渐地,不明发光体变得比较模糊。
18:21
声音又显示:“刚才看到的火球,现在还能够看到,它两个分离了,下面一个,上面一个,两个的高度差大约有二三百米那样,两个黑黑的物体,不知道什么东西。”
经过详细的描述,地面调度表示:“你们不返航了?”飞行员说,不返航,它对我没有影响,现在已经消失,我看不到它了。”
18:26
“它又出现了,但是两个又合成一个圆的了。”这次,它改向西北飞,并迅速“爬高”,急速升空后消失。
1987年UFO事件
发生在1987年8月27日的UFO事件,目击地区包括江西、安徽、江苏、上海、浙江。有不同地点、数量较多、质量较高的观测报告,在航天界内部,在天文界内部,在UFO研究者的内部都有着不同的学术观点。主要有:可能是我们还未掌握的自然现象所造成的不明飞行现象;日本H-1A火箭、非自然现象、非日本H-1A火箭的特殊飞行器。
相关文章
- 小学1-6年级作文素材大全
- 全国小学升初中语数英三科试题汇总
- 小学1-6年级万博体育app
- 小学1-6年级奥数类型例题讲解整理汇总
- 小学1-6年级奥数练习题整理汇总
- 小学1-6年级奥数知识点汇总
- 小学1-6年级语数英教案汇总
- 小学语数英试题资料大全
- 小学1-6年级语数英期末试题整理汇总
- 小学1-6年级语数英期中试题整理汇总
- 小学1-6年语数英单元试题整理汇总